北道岔地道橋:曾經的宏偉記憶



    ■1972年春,北道岔地道橋剛建成時蘇福志在橋頭拍照留念。(張海強翻拍)

    ■2017年10月30日,蘇福志在北道岔地道橋留影。

    為紀念石傢莊解放70周年,本報於11月10日出版特刊《城市相冊——鏡頭中的石傢莊七十年》,通過20餘幅新老照片的對比,從城市地標、基礎建設、街道風情、民生改善等角度,展現瞭石傢莊70年來的巨變、展現城與人的融合。這份特刊在讀者中引起瞭強烈反響,不少讀者表示,特刊讓人意猶未盡,希望能繼續用這種生動、直觀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,來反映城市和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,為城市的發展註入活力。今日起,本報將陸續刊登相關報道,以饗讀者。

    □文/本報記者苗靜圖/本報記者張海強

    石傢莊人幾乎都知道北道岔。這是一個鐵路與公路相交的道口,以前,隻要有火車通過,道口的欄桿就會放下,公路上的行人需要等待,有時得等上十幾二十分鐘。上世紀70年代,北道岔地道橋建成,市民通行再也不用等著“過火車”瞭。這也成瞭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很多人專程跑來看新建的地道橋。1972年春,23歲的小夥兒蘇福志也特意帶上照相機,跟宏偉的地道橋合影。如今,和平路高架橋橫貫東西,當年的北道岔地道橋靜靜立在高架橋下,再也算不得“宏偉”,但它卻承載瞭很多人關於鐵道的記憶。

    北道岔地道橋通車特意來看橋、拍照

    這張照片上,蘇福志穿著白襯衣、黑褲子,右臂放在橋欄桿上。他的身後,就是剛建成不久的北道岔地道橋。地道橋上插著十來面紅旗,還掛著一個橫幅,寫著“熱烈慶祝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二周年”。蘇福志記得,這張照片是1972年拍攝的,橫幅應該是前一年掛上的。當時,他站在地道橋西邊,背對地道橋。從照片上可以看出,地道橋下的路面中央是機動車道,兩邊是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。機動車道上,正好有一輛公交車經過,雖然車身被蘇福志擋住瞭一些,還是能看出那時的公交車比現在要小得多。南邊的非機動車道上,騎自行車和步行的市民有很多,還有五六個小夥子站在那裡,不知在看什麼。那天,蘇福志叫上自己的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,專程來看地道橋。他帶著自己新買的海鷗相機和三腳架,拍瞭好幾張照片。其中,這張蘇福志自己站在橋欄桿旁的照片,最能展現地道橋的全貌。

    當年,北道岔地道橋建成,是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蘇福志當時住得離北道岔不遠,此處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。以前,北道岔是一個鐵路與公路相交的道口,道口有專人值守,每當有火車通過時,就會放下欄桿,攔住公路上來往的車輛和行人。等火車通過後,再把欄桿升起來。鐵路上客車、貨車都從這裡通過,因此“過火車”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。有時會有兩三列貨車接二連三通過,公路上的行人等上十幾甚至二十分鐘也是常有的事兒。在北道岔“等火車”,讓很多市民感覺不方便。地道橋建好後,公路、鐵路各走各的,再也不用“等火車”瞭,所以很多市民特意趕來,感受一下通行的順暢,同時看看宏偉的地道橋。

    如今高架橋很多去哪兒都方便

    北道岔地道橋修建時,蘇福志的父母都參加瞭義務勞動。那個年代,城市有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,很多單位都會組織職工參加義務勞動。能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,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,市民們也都感到非常自豪。當時,蘇福志的父親在石市百貨公司工作,母親在回民紙箱廠工作,正在上學的蘇福志曾多次跟隨父母到北道岔地道橋的建築工地,親身感受到瞭熱火朝天的勞動氣氛。

    在蘇福志印象中,上世紀70年代,北道岔地道橋附近很空曠,放眼望去,四面全都是小平房,所以橫跨公路的北道岔地道橋,顯得很是宏偉。40多年後,蘇福志又來到瞭當初拍攝照片的地方。如今,頭頂上方是騰空而起的和平路高架橋,巨大的橋墩一個接一個,再加上和平路兩側林立的高樓的襯托,北道岔地道橋再也算不得“宏偉”瞭。“今年,和平路高架橋已經西延至鹿泉區瞭,一腳油門就能到鹿泉,過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!”蘇福志不住地感嘆,和平路、槐安路以及二環、三環路的高架橋,不僅緩解瞭主城區的交通擁堵,也大大縮短瞭從主城區到鹿泉以及其他郊縣的距離,去哪兒都方便多瞭。

    和平路是石傢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“環形快速路加井字形機動車主通道”的重要組成部分。1985年,石傢莊第一座雙層立交橋——北道岔立交橋(後來叫“勝和橋”)建成,這個位於六個路口交會處的立交橋,對於緩解當時因城市迅猛發展帶來的交通擁堵難題,起到瞭重大作用。

    2006年11月28日,和平路跨體育大街高架橋竣工通車,使和平路和體育大街路口形成立體交通,對於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體系,提高省會北部城區通行能力發揮瞭重要作用。2008年8月22日,和平路跨線橋工程正式開工建設,該工程西起紅軍大街,東至建設大街,全長3.6公裡。2009年4月30日,和平路跨線橋工程的主橋主路竣工通車,比計劃工期提前瞭10個月。這座現代、宏偉的大型跨線橋也就全部取代瞭之前略顯狹窄的省會首座立交橋——原來的北道岔立交橋。

    2016年和平路高架西延工程(中華大街-西二環路段)開工建設,該工程東起中華大街,向西跨西二環後向西延伸,全長4.6公裡,全程高架,設計速度80公裡/小時。2017年5月26日,主線橋開通試運行。和平路西二環至鹿泉段改建工程也同步啟動,其中,開泰街至新泰大街段為全程高架橋,長5.5公裡。2017年9月正式通車。

    如今和平路已經形成瞭從建設大街一直高架到鹿泉區的新泰大街,全長13.7公裡的高架橋,這意味著,從石傢莊主城區出發,沿和平路高架橋一路向西,即可直達鹿泉區,同樣,市民從西部進出市區也更加便捷順暢。並且,目前和平路高架橋東延(建和橋-東二環)工程已經立項,其建成後將一路向東延伸至東二環,有效緩解擁堵問題。

    本報記者馮月靜


  &nbs台中清化糞池推薦

    ■1972年春,北道岔地道橋剛建成時蘇福志在橋頭拍照留念。(張海強翻拍)

  &台中水肥清運nbsp 

    ■2017年10月30日,蘇福志在北道岔地道橋留影。

    為紀念石傢莊解放70周年,本報於11月10日出版特刊《城市相冊——鏡頭中的石傢莊七十年》,通過20餘幅新老照片的對比,從城市地標、基礎建設、街道風情、民生改善等角度,展現瞭石傢莊70年來的巨變、展現城與人的融合。這份特刊在讀者中引起瞭強烈反響,不少讀者表示,特刊讓人意猶未盡,希望能繼續用這種生動、直觀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,來反映城市和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,為城市的發展註入活力。今日起,本報將陸續刊登相關報道,以饗讀者。

    □文/本報記者苗靜圖/本報記者張海強

    石傢莊人幾乎都知道北道岔。這是一個鐵路與公路相交的道口,以前,隻要有火車通過,道口的欄桿就會放下,公路上的行人需要等待,有時得等上十幾二十分鐘。上世紀70年代,北道岔地道橋建成,市民通行再也不用等著“過火車”瞭。這也成瞭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很多人專程跑來看新建的地道橋。1972年春,23歲的小夥兒蘇福志也特意帶上照相機,跟宏偉的地道橋合影。如今,和平路高架橋橫貫東西,各級學校抽化糞池當年的北道岔地道橋靜靜立在高架橋下,再也算不得“宏偉”,但它卻承載瞭很多人關於鐵道的記憶。

    北道岔地道橋通車特意來看橋、拍照

    這張照片上,蘇福志穿著白襯衣、黑褲子,右臂放在橋欄桿上。他的身後,就是剛建成不久的北道岔地道橋。地道橋上插著十來面紅旗,還掛著一個橫幅,寫著“熱烈慶祝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二周年”。蘇福志記得,這張照片是1972年拍攝的,橫幅應該是前一年掛上的。當時,他站在地道橋西邊,背對地道橋。從照片上可以看出,地道橋下的路面中央是機動車道,兩邊是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。機動車道上,正好有一輛公交車經過,雖然車身被蘇福志擋住瞭一些,還是能看出那時的公交車比現在要小得多。南邊的非機動車道上,騎自行車和步行的市民有很多,還有五六個小夥子站在那裡,不知在看什麼。那天,蘇福志叫上自己的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,專程來看地道橋。他帶著自己新買的海鷗相機和三腳架,拍瞭好幾張照片。其中,這張蘇福志自己站在橋欄桿旁的照片,最能展現地道橋的全貌。

    當年,北道岔地道橋建成,是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蘇福志當時住得離北道岔不遠,此處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。以前,北道岔是一個鐵路與公路相交的道口,道口有專人值守,每當有火車通過時,就會放下欄桿,攔住公路上來往的車輛和行人。等火車通過後,再把欄桿升起來。鐵路上客車、貨車都從這裡通過,因此“過火車”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。有時會有兩三列貨車接二連三通過,公路上的行人等上十幾甚至二十分鐘也是常有的事兒。在北道岔“等火車”,讓很多市民感覺不方便。地道橋建好後,公路、鐵路各走各的,再也不用“等火車”瞭,所以很多市民特意趕來,感受一下通行的順暢,同時看看宏偉的地道橋。

    如今高架橋很多去哪兒都方便

    北道岔地道橋修建時,蘇福志的父母都參加瞭義務勞動。那個年代,城市有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,很多單位都會組織職工參加義務勞動。能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,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,市民們也都感到非常自豪。當時,蘇福志的父親在石市百貨公司工作,母親在回民紙箱廠工作,正在上學的蘇福志曾多次跟隨父母到北道岔地道橋的建築工地,親身感受到瞭熱火朝天的勞動氣氛。

    在蘇福志印象中,上世紀70年代,北道岔地道橋附近很空曠,放眼望去,四面全都是小平房,所以橫跨公路的北道岔地道橋,顯得很是宏偉。40多年後,蘇福志又來到瞭當初拍攝照片的地方。如今,頭頂上方是騰空而起的和平路高架橋,巨大的橋墩一個接一個,再加上和平路兩側林立的高樓的襯托,北道岔地道橋再也算不得“宏偉”瞭。“今年,和平路高架橋已經西延至鹿泉區瞭,一腳油門就能到鹿泉,過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!”蘇福志不住地感嘆,和平路、槐安路以及二環、三環路的高架橋,不僅緩解瞭主城區的交通擁堵,也大大縮短瞭從主城區到鹿泉以及其他郊縣的距離,去哪兒都方便多瞭。

    和平路是石傢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“環形快速路加井字形機動車主通道”的重要組成部分。1985年,石傢莊第一座雙層立交橋——北道岔立交橋(後來叫“勝和橋”)建成,這個位於六個路口交會處的立交橋,對於緩解當時因城市迅猛發展帶來的交通擁堵難題,起到瞭重大作用。

    2006年11月28日,和平路跨體育大街高架橋竣工通車,使和平路和體育大街路口形成立體交通,對於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體系,提高省會北部城區通行能力發揮瞭重要作用。2008年8月22日,和平路跨線橋工程正式開工建設,該工程西起紅軍大街,東至建設大街,全長3.6公裡。2009年4月30日,和平路跨線橋工程的主橋主路竣工通車,比計劃工期提前瞭10個月。這座現代、宏偉的大型跨線橋也就全部取代瞭之前略顯狹窄的省會首座立交橋——原來的北道岔立交橋。

    2016年和平路高架西延工程(中華大街-西二環路段)開工建設,該工程東起中華大街,向西跨西二環後向西延伸,全長4.6公裡,全程高架,設計速度80公裡/小時。2017年5月26日,主線橋開通試運行。和平路西二環至鹿泉段改建工程也同步啟動,其中,開泰街至新泰大街段為全程高架橋,長5.5公裡。2017年9月正式通車。

    如今和平路已經形成瞭從建設大街一直高架到鹿泉區的新泰大街,全長13.7公裡的高架橋,這意味著,從石傢莊主城區出發,沿和平路高架橋一路向西,即可直達鹿泉區,同樣,市民從西部進出市區也更加便捷順暢。並且,目前和平路高架橋東延(建和橋-東二環)工程已經立項,其建成後將一路向東延伸至東二環,有效緩解擁堵問題。

    本報記者馮月靜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一川抽水肥清理行|台中抽水肥|台中市抽水肥|台中抽水肥推薦|台中抽水肥價格|台中水肥清運
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|多鏡頭行車記錄器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
台中抽水肥專業網|台中抽水肥|台中市抽水肥|台中抽水肥推薦|台中抽水肥價格|台中水肥清運
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|靜電機|靜電機推薦|靜電油煙處理機|靜電油煙處理機推薦
優美環保科技工程-靜電機,靜電機推薦,靜電機保養,靜電機清洗,靜電油煙處理機


arrow
arrow

    ugm084wa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