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地球科學》:結合優勢學科打造地學名刊

中國地質大學學報《地球科學》,是由教育部主管、中國地質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地球科學學術理論期刊。它1957年創刊,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努力,從不定期到雙月刊、從中文版到英文版、從國內走向國際,如今已發展成為載譽海內外的行業翹楚。《地球科學》(中文版)被《Ei Compendex》全文收錄,並榮獲2013“全國百強科技期刊”、“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台中抽水肥價格期刊”稱號。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》英文版於1990創刊,2007年被國際《SCIE》100%收錄,並先後與普林斯頓大學、耶魯大學、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、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國外200多個科研機構簽訂瞭長期的贈閱和交換協議。

立足優勢學科,廣泛建立聯系

《地球科學》創刊之際,就得到我國地球科學領域許多知名學者的關懷、支持和指導。王鴻禎院士、翟裕生院士和趙鵬大院士曾先後擔任該刊主編﹔榮獲“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”稱號的王亨君教授自1980年以來就開始從事《地球科學》的編輯和編審工作,並長期擔任主編。

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,高質量的稿件是科技期刊的生命。《地球科學》的成長與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與礦產資源等優勢學科息息相關,這確保《地球科學》擁有優質的稿源。例如浙江省長興縣金釘子課題,大陸科學鑽探工程、青藏高原地質調查等國傢重大研究進展,本刊都進行瞭追蹤報道,出版瞭多個專輯、上百篇優秀文章。

經過多年的經營,《地球科學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,與海內外多傢單位廣泛建立聯系,如今其英文版已建立覆蓋全面地學學科的國際化編委會,由84名編委組成,國際編委比率達33%。名傢薈萃和學科優勢使得優質稿件層出不窮。

國際化辦刊理念,瞄準科技最前沿

隨著本世紀初國際化潮流成為主旋律,《地球科學》提出瞭國際化的辦刊方針,以辦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為目標,努力提高國際論文的比率。刊物要求稿源國際化、編委國際化、讀者國際化、語言國際化、審稿國際化、編輯規范國際化。可是國際化談何容易。沒有語言基礎怎麼辦?如何建立固定的國外審稿人專傢團體?投稿和審稿、出版和發行如何與國際接軌?

在原來優勢的基礎上,《地球科學》實施瞭“請進來,走出去”,“借船出海”等一攬子計劃,引進英語水平高的國內外編輯和管理人才,聘請國外編委、特邀主編,加強兼職副主編組織國際稿件和審稿的力度。截至2013年,國際編委達到瞭28人﹔2007-2012年,英文版的國際稿件比率也從5%上升到36%。

為瞭達到審稿國際化要求,編輯人員敏銳地意識到必須擁有現代化的審稿系統,於是想方設法籌備資金,購買瞭國際先進的投稿及審稿平臺。審稿和出版周期因此大大縮短,審稿時間最短1周,最長為2個月。為瞭建立匿名雙審、同行評審體制,地球科學儲備瞭20多個國傢的800多名審稿專傢,每篇稿件分別邀請一個國外專傢和一個國內專傢進行評審,對來稿進行嚴格、公正的審閱把關,確保瞭稿件的學術質量﹔同時,採用國際領先的軟件進行查重,從源頭上把關,將學術不端杜絕在萌芽中。

狠抓編輯隊伍,實現長遠發展

要有高質量的期刊,就要吸引和凝聚一批高素質人才。為瞭提高質量,《地球科學》提出瞭“通天徹地抓隊伍”的辦刊方略。“通天”就是要求主編、編輯,深刻瞭解黨和國傢科學發展的方針政策,要熟悉有關國傢編輯出版方針政策和編排規范以及國際標準規范、語言習慣等﹔“徹地”就是要把期刊編輯培養成為精通地球科學的專傢,提高編輯對稿件初審的鑒別能力和廣交朋友的社會活動能力。《地球科學》編輯人員均有機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,一方面全面瞭解各學科的發展動向、前沿和熱點問題,另一方面同與會社區公寓大廈抽肥專傢加強聯系邀約稿件。2014年4月,“蛇綠巖、地幔作用和有關礦床國際學術研討會”在北京召開,編輯部專門組織人員出席會議並向名傢進行約稿。

受益於高素質的人才隊伍、嚴格編輯規范和科學的管理,《地球科學》獲得瞭業內外的一致好評。《地球科學》編輯部榮獲教育部科技司台中市抽化糞池頒發的“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”,副主編李建威教授和章軍鋒教授先後於2013年和2014年獲得國傢傑出青年基金資助。(來源:刊博會官網)
arrow
arrow

    ugm084wa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